台東泰元01 ‧ O nani niwkimyaay kako(我從新幾內亞回來)
檔案名稱: 7-005-23 (25頁) 採集日期: 1990-02-18
族別: 雅美族 記音者: 賴國祥 kawaysag
報導人: 李泰輝 lahok 翻譯者: 賴國祥 kawaysag
採集地點: 台東-泰元
說明: O nani niwkimyaay kako
(我從新幾內亞回來)
| 中譯全文 |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站刊載之所有內容供非營利性教育與學術目的瀏覽使用,非經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擷取內容出版。

(01)我要告訴你們!出征到戰場,為日本打美國人,日本對阿美族特別的寬待。對阿美族人沒有一種輕視,況而以優厚的待遇對待我們。
(02)那時在戰場上,戰友的心情是非常惡劣的,「誰是我的朋友?誰又誰?」那種地方,並非我們一般人所能想像的。「我還活著!」這種想法,這種心情,已經丟在腦後了。
(03)我們勇往直前,登陸最後島嶼新幾內亞的某一個山上,以特別任務駐紮那裡。
(04)我們上級某某大將,戰略上的需要,「我們在此設下陷阱!」於是著手開鑿深溝,大家工作得非常賣力。溝埠的寬度,以人們最大極限,跳躍過去,是無法跳得過去。
(05)我們在夜間工作,晚上九時開始工作,到凌晨三時,才完成了是項挖溝埠的工程。「完工的樣子,是如何的呢?」
(06)我們去砍木柴蘆葦葉,覆蓋在挖上來的泥土上,還要把草皮種在上面,弄得像個原來的樣子。
(07)我們所砍下來的木柴,當作橫木做支柱,以採來的蘆葦和樹葉,覆蓋其上。
(08)因為我們所做的偽裝很逼真,不留一點點痕跡,所以人們看去,不知道有一道溝渠,結果,裡面是一道溝埠,如果有個會跑者,也不會跳過去的,到邊沿這裡。
(09)這樣子所以,所挖的陷阱,深坑的寬度是這麼大的。
(10)這個工程做完了之後呢,當天下午三點半鐘時,才全部做完成了。「我們下一個戰略是什麼呢?」想下個戰略。
(11)把所有每人所穿的軍鞋倒過來穿上,把後跟鞋,用腳尖來穿,和後跟相互對調。
(12)「為什麼把皮鞋顛倒穿上呢?是無法穿啊!還有蔓藤來綑綁,不像個穿軍鞋的樣子,這樣穿著走路,是有它的道理在?」我這樣想。
(13)結果呢!「我們從這裡走過去!」日本軍官命令。原來敵人從後面跟著我們來,勘察我們的行動。
(14)就是敵人的偵察兵,「日本兵不在前面,走回那邊了!」他們發現皮鞋痕跡往這邊來。
(15)幸而,「日本軍到那邊去了!」結果,走的方向,與我們相碰,會在山腳下轉彎處,互相碰頭,於是最激烈的肉搏戰就要開始了,有的用刺刀廝殺,用子彈開槍。
(16)我不知道開槍誰?目標不顯明,在混亂中殺誰呢?凌亂廝殺狀態可想而知了。就在山頭轉彎處死傷滿地,敵人開始四處逃竄,人人相追殺,不清楚誰是誰了?
(17)誰變成如何?管不了這麼多,就在這時候,戰友soniyog李光輝,是默默不語的人,「我們怎辦?」也不說,「情形如何?」也不說。
(18)儘管做他自己的事,「要開槍誰呢?要刺死誰呢?」只要他說出這一句話,李光輝這個人就好辦事,好解決問題,但是他偷偷地開溜,回頭就跑。
(19)不知到哪裡去了。等戰事平息了,我們集合在山腰,點名時,戰友並不完全到齊。
(20)有的在戰鬥中犧牲了!受傷了!失蹤了!約不到的戰友,有八百人,這八百個戰友中,並不一定是戰死,多半地形不詳而脫隊,行方不明,而失去蹤影,就是在互相廝殺中,迷失方向的。
(21)敵人槍口,向著天空,我們日本軍的呢!永遠都是低姿態,鑽進地底下似的。
(22)從地底下開槍射殺敵人,從草根底下,跪在地下匍匐前進,接近敵人,攻佔地人陣地。日本軍的戰法,就是如此的。
(23)我們又折返回去,走過來的路,來到設陷阱溝埠那裡!哇!坑內竟是堆滿了敵人的屍首。
(24)再仔細一看這些人到底何種人呢?就是美國兵,迷迷糊糊地陷下坑內。「日本兵從這個方向!」看到足印的美國兵。
(25)後來我們碰了頭,是這樣的情形的戰爭情況。戰鬥平息的第二天,就是廝殺的那天算起第二天清晨四時,就是公雞啼鳴時,「我們下次的戰鬥,是休止生命的戰鬥!以就是不顧自己的生命發誓不得活著回來,萬一我們犧牲了!日本會把你們的靈魂,供奉在靖國神社中,永遠為日本人民敬仰,其名流芳百世!」日本軍官說。
(26)「是這麼個情形!」我只這樣想而已,「我們只有放棄生命!」我們對於死,已經麻木了。
(27)結果,我的命不該死,事情改變得很突然,我們到達印尼首都,還有隔一個山而已。
(28)「我們要踏上印尼的首都才好,這裡就是我捨棄生命的所在!我們要有這種心理的準備!」日本軍官訓話。
(29)事情變得如此,這是我生與死的轉捩點。「好吧!」無所謂。那天,並沒有如此行動了。
(30)每天早晨!飛機在空非過去,還拖著鯉魚旗幟,飄動在空中的是撕裂的長條布,還散發著成千成萬張傳單,飄落在山谷山頂山野。
(31)拿起傳單,讀下來!「我們大日本帝國,無條件投降,戰鬥全面停止!」將軍這樣寫的。
(32)日本兵集中傳單,每個日本兵對著傳單吶喊!謾罵!哭泣!「這個簡直是胡言亂語!我們還有力量可以攻佔印尼首都?為什麼要如此說呢?」
(33)戰爭改變得很快!停戰了!我們被孤立在印尼山中。「事情怎麼樣了呢?」,「我們只有在此等待!」
(34)我們在山中被孤立,「我們什麼也沒有了!」,「我們沒有糧食可吃了!」說著。食物要自己解決,尋找!來維持生命,對我來說是輕而易舉之事。
(35)我們去山上打獵,有獵物山豬和其他,食物不再贈與人,「你還有沒有米?一把抓給我!我們互相幫助!」人與人之間,不再是這樣。
(36)雖然是最好的朋友,「朋友!會給我施捨的!」自己的肚子要緊,決不再施捨分配了。「反正死命一條,還談什麼施捨!」人們的心中,只有這個信念。
(37)第二天早晨醒過來!我看你!你看我!「呀!你還活著啊!朋友!我們還多活了一天了!是嗎?朋友!我們還可以今天一同去打獵啊!」心中慶幸多活一天。
(38)每天早晨只有這樣說,沒有其他好聽的話。「人人即將全部死亡,誰都會有如此死亡的命運的!」
(39)為什麼這樣說呢?缺乏食糧的關係啊!誰都會這麼想的,為了保全自己生命的。
(40)我們裡面,還有許多臺灣人的朋友混在一起,那時也將臺灣人當日本兵的。「請你吃下這個草根吧!」臺灣人決不嚐嚐我們的食物。
(41)「肚子痛了,就會死亡的!」臺灣人說,只會啃自己的衣服,每天吃下去,連他穿的衣服,也吃光了,被他吃掉的。
(42)這位臺灣人,過了第三天死亡了。為什麼呢?衣服裡根本不含營養啊!又是乾燥,所以維持不了生命的,也是偏食習慣所造成。
(43)日本兵呢?就不同了,「這個給你吃!」,「好!」日本兵說。「哇!這個很好吃喔!」阿美族人說。「好!」日本兵說。
(44)但是,耐不住飢餓,找到屍體,切開屍體大腿肉,把它煮熟,煮開的人肉湯,冒出許多氣泡,同時呈現黃黃的顏色。
(45)日本兵吃掉屍肉,不多時,身體腫起來,就死亡了,這是吃人肉的下場啊!
(46)就是因為沒有東西吃,就這樣熬過了那一年。事情是這樣子的。
(47)這樣之後!「這樣下去不是辦法,不如我們去尋找可以吃的,能種植的食物來種下來!不管哪一種植物,打獵嘛!已經光了動物啦!鳥啦!」
(48)一宣布這回事,大家你爭我奪的,找個地來,隨便尋找蕃薯蔓地瓜及芋頭等等,互相爭奪種植地域。
(49)「我的,是到這裡!」說。那時還有十字篙,還有圓鍬可以挖地。
(50)開墾整地,種蕃薯!種芋頭,事情是這樣。之後呢!大約再過了三個月。
(51)蕃薯蔓生長了一丈多,芋頭發出新芽了。每人所種植的都有結果了。芋頭的根,有如大拇指一般大了,蕃薯也長大手指般了。
(52)突然出現了印尼人,拿著白旗,接近我們這裡來。「奇怪!印尼人來做什麼?為何要靠近我們呢?」我們懷疑!
(53)有的日本兵持槍瞄準槍口,隊長禁止他。「不可魯莽!不可開槍!」結果呢!是送食物給我們吃的,送麵包來。
(54)共有八個印尼人,每個都載滿籃子!「他們扛的是什麼呢?」原來是把食物拿來,給我們送來麵包的。
(55)有話給我們傳達說,「你們日本兵還好吧!好朋友!日本兵!肚子餓了吧!怎麼樣?身體還好吧?也許你們相當飢餓了,是不是?」以很流利的日本話對我們說。
(56)日本兵又舉槍對準槍口。「不可這樣!」被制止。結果是送食物給我們吃的。他們也同樣和我們住宿一個晚上,外宿山中。
(57)「如果你們要吃麵包!只吃三個就好,不可以增加到半個以上。要不然,你們的肚子會破裂,吃一次只能吃三個!」那個人說。
(58)「是不是你?肚子還餓哩!」這樣想。「不可以超過所說的量,千萬使不得!只能吃三個而已,吃完了之後,要把茶水喝下!」他是這麼說的。
(59)於是我們吃完了三個麵包之後,喝了茶水,說真的!一分一秒,呃!呃!打起呃來了。「果然是真的!他說的話沒錯!」我們就相信了。
(60)「如果吃得太多,雖然多吃一半,說實在的,肚子一定會破掉了!」對於這個事情,我是這樣想的。
(61)於是我們開始登記何名?出生年月日?國籍。「我那朋友到哪裡去了?那些人到哪裡去了呢?」大時,我們都不齊全了。
(62)李光輝不知哪裡去了,「李光輝哪裡去了?」我想,真的,沒見到他了。那時起,我們在印尼,整整住了一年。就在收容地方,沒做什麼。
(63)也沒有令我們作工,也並不要叫我們工作,一整天!一整夜!日日夜夜,在那裡玩耍,就在收容所裡,自由自在的到處玩。
(64)印尼規定歸期接近了,「日本兵排成一列,臺灣兵排成一列!」印尼兵命我們,我們臺灣人排成一列。
(65)「向前齊步走!」我們向前面走去,各走自己的路,事情是這樣。到達終點,就是海港,我們是這樣從印尼歸來了。
(66)「我們是到哪裡呀?大概我們到那裡,是要做工的喔!為勞累傷害身體,變成瘦骨頭一個也說不定?反正我們現在是俘虜身份啊!」我心裡只這樣想著,我們搭上船。
(67)那些日本兵呢!哪裡去了?我們都是臺灣人哪!日兵哪裡去了?
(68)「好好保重你的身體吧!再見!」也沒有這樣說離別的話。「兄弟啊!保重身體!」也沒有這麼說。也不對我們臺灣兵說聲「再見!謝謝!」
(69)這樣我們不聲不響地分別了!我們像螞蟻一樣走去,並沒有說再見,心裡不舒服。「一路上,祝你們平安!」日本兵也忘了禮貌。
(70)事情是這樣子。之後呢,「這樣是不是對!是不是錯?」我這樣想著上了船。啟航了,來到不知名的島上?把我們丟下海的中央。
(71)二十多天的日子,利用小小的舢舨,從船中,搬運到港口,登上岸來。
(72)一上岸,「這裡是什麼國家?恐怕我們在此做苦工,因為工作太苦,所以生病死亡!」我們只有這樣想。「也許我們還是俘虜的身體?」我們這樣想。
(73)幸好,我們撿到一張破紙,是廣告用的紙張,一看!「高雄某某公司!」等印字廣告版。
(74)「哇!我們回到臺灣島高雄港!我們已經回到家鄉了!」我們喜極而泣不成聲,我們高興得跳躍起來了。
(75)「我們已經回來了!商店廣告寫著高雄啊!」別人也說,我們都高興。
(76)「啊!臺灣人回到臺灣來了!這裡就是臺灣!」沒有想到,已經回到臺灣了。
(77)之後呢!「好可惜呀!那位兄弟李光輝!到哪裡去了呢?對他的伯父,他的兄弟姊妹?他的父母!怎麼交代?對家鄉人這麼說?」
(78)「啊!不要說什麼啊!告訴他們他失蹤啊!」唯有這麼說,因為他失蹤了soniyog,所以我們就這樣和soniyog分開。
(79)該從築溝埠開始,從山上登記個人資料說起,就是那天的早晨,就不見了這個人,從那時離隊無影無蹤。
(80)「一個人的失蹤,並不是沒有其他原因!也並非死亡!不知哪裡去?」我們只是這樣回答他們的問話,對於歡迎的人們說。
(81)在戰場上,對戰友是漠不關心的,住哪裡?何村?是花蓮?何人?是無關重要,重要的,就是保全生命,隊中有許多阿美族、臺灣人。「你是住什麼村?」不會這麼問。
(82)自己的看法,自己的想法,只有知道村隔壁的村落,像東河村!都歷,是不是都蘭人,只知道已經認識的人,沒有時間去管他人事。
(83)「是啊!你!名叫誰呀?」沒有人這麼問。「你阿美族姓名是?」不會有人這麼問的。自己都管不了,還管到別人身上,「你是什麼村的?」這樣而已。
(84)只知道這麼些而已,有關鳴叫誰?不會這樣,在戰場上,人的心理這樣而已。
(85)「我戰死了!你會怎樣?我做個朋友互相幫助!」沒有人說,有獵物時,不會互相贈送,「我互相幫助才能生存!」不會說。
(86)在那人人都是如此的,話說回來,日本兵呢,日本人是我們上級長官,我們有獵物,日兵肚子餓了,我們不會分給他們的。
(87)「為什麼要給他呢?他們不會打獵嗎?我們每一個人都帶有一枝槍啊!」只是這樣講,決不分給別人的。
(88)「什麼長官?為什麼要給呢?只要自己有吃的東西,能維持生命,生存下去!」這種想法。
(89)「哪個死了!他是誰?沒什麼關係!有什麼想法?在哪裡死亡?」人的心理就是這樣想。這是我們阿美族的青年,那時在國外的野外山中狩獵維持生命的實話。
(90)在那時,就是這樣,兄弟在野外的生活,就是如此。伯父!那時在戰場上,為日本人殺敵歸來的經過。
(91)就是日本打戰時,日本兵呢!「拯救我的生命!」不會說。但是我們阿美族青年,還拯救他們日本兵的生命,也不說一句感謝我們的話。
(92)現在日本國對臺灣日兵賠償事宜,已經完結,做為辛苦戰爭的代價,但是有的賺了大錢,有的是一幢洋房。
(93)有關soniyog是怎樣的呢?他為什麼有洋房?為何對他伸出援手?我們呢!打戰到最後一分鐘,什麼洋房也沒有,逃兵有洋房。
(94)我們慶幸能從戰場上活著回來!日本政府怎麼去想這個問題?我不知你們代表們!不知立法委員及國大代表。
(95)我們臺灣日兵還建在!我現在這樣想,話說回來,我並不是要求日本政府,對於李光輝援手一事,做個評論,也並非把李光輝的所作所為一一排開談論,我是這樣想而已。
(96)就讓政府去想吧!現在!那些個一批、二批、三批、四批、五批出征阿美族青年,就是指適齡者,好像有三批至今還沒有回鄉的青年。
(97)雖然全部回來!誰和誰回來?誰和誰沒有回來?在日本政府的死亡名冊上,一目了然。
(98)在當時,日本兵也記載登錄名冊!為什麼還有人遺漏的呢?有關申請賠償一事,「我來給你們申請!」這樣說的人,不可信賴這種話。
(99)「是你們日本政府,根據名冊對照一下,查查這個人是否在名冊有他的名字?」這樣才會准下來。對於第二世界大戰結束很久,和日本兵和平共處。
(100)日本人就是我們的好朋友!人都有感情,「這裡還有最辛苦的老兵!為日本設想者,大力協助日本,配合日本的心中,對於這些人,變成日本人最忠實的好朋友!」這樣想就沒有錯了。
(101)上面所說的話,就是現在所想的,我的話只講到此結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