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小馬44 ‧ mifalahan a malkakaay(被遺棄的兄弟)
檔案名稱: 6-014-09 (24頁) 採集日期: 1988-11-09
族別: 雅美族 記音者: 賴國祥 kawaysag
報導人: Emic 翻譯者: 賴國祥 kawaysag
採集地點: 台東-小馬
說明: mifalahan a malkakaay
(被遺棄的兄弟)
| 中譯全文 |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站刊載之所有內容供非營利性教育與學術目的瀏覽使用,非經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擷取內容出版。

(01)從前,有一對夫婦,這個故事是屬於以前的事情,是從前的故事。生了兩個孩子,是個男的,他們的孩子呢!哥哥是八歲。
(02)弟弟是六歲。老人家說的故事,是這樣說的,因此我今天就照著這樣說下去。
(03)夫婦為了丟棄兩個孩子,互相商量,那是妻子,他說,「我們是用什麼東西供給孩子呢?現在我們沒有田地,用什麼吃的給孩子吃呢?」這對夫婦這樣想。
(04)這樣,所以,過了幾天後,便開始磨刀、磨斧、磨鋸,花了三天的時間,來磨利番刀、斧頭,之後呢!
(05)小的孩子去問父親,「為何要磨利你的番刀、斧頭啊!父親?」這樣子問他的父親。「是的!我們要去山上,去砍建房屋用的木料!」孩子的父親說。
(06)之後呢!就在當天晚上呢!「我們選擇什麼地方把孩子丟棄呢?」丈夫這樣問他的妻子問說。
(07)「我不知道你選擇哪裡?你自己想吧!」他的妻子說。之後呢!「這樣的話,就在重疊三個山峰的地方,把孩子丟棄,這樣才可以,使孩子無法返回到家裡來!」
(08)兩個夫妻就這樣商良好了,沒有想到被弟弟聽到,「原來如此,父親說去砍木料,就是想把我們丟棄!」
(09)「所以要磨利番刀和斧頭!」弟弟就是這樣想了。哥哥呢!對這樣的事情不太清楚,頭腦不太靈光,是個糊裡糊塗、不精明的人,也不愛說話的人。
(10)弟弟呢!恰恰相反,頭腦清楚又精明,所以不肯早早就睡覺,父親和母親的對話就這樣偷聽了。
(11)第二天早上,「我們煮個糯米飯,當做飯吃,在山上吃中飯,晚上遲歸,可當晚飯吃啊!」丈夫對妻子說。這樣,所以煮了糯米飯包。
(12)那個孩子呢!就是弟弟心裡已經有個打算,「走吧!我們走!要到山上砍伐建房屋的木料吧!」父親說!
(13)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。他在路上撿起白色的小石子,在路過的山路上,一個一個放下去白色小石子。「我們父親和母親,把我們丟棄深山裡面。」
(14)「如果不這樣放下白色的小石子?我們兩個兄弟,依什麼做記號回家呢?如果我們迷失的話!」弟弟這樣想著。
(15)因為這個原因,他們來到第二個重疊山峰時,將要放完白色小石子了,因此放下小石子的距離遠一點,從第二個山峰到重疊第三個山峰時,白色小石子,剩下沒有幾個了。
(16)「哎呀!這個怎麼辦呢?」說著,就不再放下小石子在第三個重疊的山峰的路上。
(17)因此,「我們的目的地就在這裡!我們就在這裡砍木料了!」父親對孩子們說,之後呢!故意東看西找,尋找非常直直的樹木。
(18)拿起鋸子來鋸木料了,之後呢!孩子們走山路好累,就找個地方躺下來睡覺。哥哥呢!打起鼾聲呼呼大睡,但是弟弟呢!
(19)故意睡不著覺的樣,不讓父親離開他們,「我們的父親是這樣說的!想把我們丟棄在這裡,也許偷偷地溜走!」聰明的弟弟這樣想著,事情是這個樣子。
(20)「呀!這樣的話!我放便一下!」父親說謊,「好哇!」弟弟回答,之後,弟弟的心情很難過了!那時已經是傍晚時候,夜晚將要來臨。
(21)天慢慢地籠罩在黑暗中,大概是現在的四五點鐘吧,弟弟起來了!他睡不著覺,父親呢!就這樣不見了。天慢慢地進入黑暗,「父親啊!父親啊!」
(22)喊叫父親,他的父親沒有回答,結果,父親呢!已經是在回家的中途,正趕在山腳下走著。之後呢!「走吧!回家!父親不在了,逃掉了!」
(23)弟弟對哥哥說,哥哥真是個睡懶蟲,之後!「走吧!走吧!回家!父親逃走了!」弟弟對哥哥說。兩個兄弟一起回家去了!
(24)他們直直走著走過的道路啊!來到山腳下,他們所放下的白色小石子找到了,事情是這樣子。
(25)大概是深夜一時吧!他們終於回到家裡了。「啊!孩子們為何又回來了呢?我們所走的路線,應該是不相同才對!我們走到第三個重疊的山峰那裡!」
(26)「為何孩子們知道?而能回來的呢?」父親這麼想著。「這個!我們如何辦呢?」夫妻兩個互相商談。
(27)「這樣好了!要帶到在第五個重疊的山峰,才能使孩子們迷路,無法回來呀!」就這樣決定了。這個事情,再做飯包,「你再做飯包,作為我們中飯吃!」
(28)父親對母親說。決定要去的早上作了飯包,當他們走在山路時,把飯粒黏在路旁的樹幹上,做個標記。
(29)「這樣,才能有個標記,回到家裡!」以為這個方法想得更好的了。之後,他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,第五個重疊山峰之處,所黏在路旁的飯粒,雖然所剩無幾。
(30)但飯粒數減少,即可黏到第五個重疊的山峰那裡了。「對啦!我們走夠了!我們就在這裡歇著吧!」
(31)「我們就在此砍木料了!」父親說。弟弟也照樣睡不著覺,因為上次的經驗,不敢再疏忽,讓父親逃掉,所以弟弟沒有心情在睡覺,但是那位哥哥!
(32)想法比一般人差啊!因此也睡得很好,之後呢!時間接近傍晚,從老遠的家裡,來到深山中。
(33)當然天黑了,想想看!五個山峰所要經過的路,是那麼遙遠,到達那裡,日子也就剛好用完了。父親設法立即逃走,趕著孩子們睡覺時。父親以為孩子們睡覺了!
(34)掉頭就跑回家了,孩子們父親回家情況,看得一清二楚,「啊!父親回家了,再等一會兒跟著回家!和他距離遠點!」
(35)「我們追隨其後!」弟弟以為這個想法是對的,但事情不如人意,叫醒哥哥都無法清醒他們和父親的距離越來越長了。
(36)走到辦物,不知道怎麼走了!迷路了,看一看在樹幹上所黏著的飯粒不見了!被螞蟻啣著,被鳥類吃掉了!
(37)不曉得怎麼回家,他們來到第二個山峰,從山頂上網下一看!見到微弱的閃爍的燈光,在遙遠的山腳下閃亮著。「對了!有了!我們看見了我們家裡的燈光了!」
(38)孩子們高興萬分,以為是自己家的燈光,對準著這盞燈光,慢慢接近,他們來到布農族人所住的家來了。
(39)「啊!為何裡面住的人不一樣了呢?」說著,之後呢!「把門打開!把門打開!」在外面呼叫,主人出來一看,是兩個小孩子,主人也有兩個一樣大的小孩子,也同樣是兩個男孩子。
(40)「你們吃完飯了嗎?」主人問一問小孩子,「還沒有!」孩子們回答,「這樣,就來吃飯吧!」
(41)布農族人母親催促他們來吃飯,布農族人所擺出來的晚飯,是人的手掌!原來他們是吃人肉的,弟弟觸動哥哥不能吃,但哥哥放入嘴中吃了!
(42)「你為何吃人手掌呢?」弟弟停止哥哥再吃,自己只吃飯而已,「這是人類的手掌,千萬不能吃的!」弟弟小聲地勸哥哥不要再吃下去。
(43)就是因為他們肚子非常餓的關係,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,什麼手掌都要吃到肚子裡了,他們吃飽飯之後,暫時坐了下來。
(44)「是啊!去睡覺怎樣啦!不知道你們走了多少的路,一定很累吧!」,「我們從那邊山峰走下來,因為迷了路,弄錯了方向,才走到這裡來了。」
(45)「是啊!睡覺了!」布農族人的父親和母親說。之後呢!但是弟弟無法安睡啊!布農族人的孩子所蓋的被子的顏色是青色的,那個阿美族孩子所蓋的被子的顏色是紅色的。
(46)主人才有所辨認,「好哇!我們的運氣來了!自投羅網的獵物啊!明天早上,我們有食物當作早餐嚐嚐啊!」說著。
(47)這個話被睡不著覺的阿美族孩子聽見了。之後,等著他們睡著很熟很熟時候,阿美族小孩弟弟,把所蓋的被子給交換了。
(48)布農族孩子所蓋的青色毛毯自己來蓋,紅色的毛毯,給布農族孩子來蓋。「孩子們!已經睡得很熟了吧!」主人說。
(49)時刻已經是將要公雞啼鳴之前了,是來殺死阿美族孩子的時候了。之後,把蓋著紅色毛毯的兩個孩子殺死了。結果呢!阿美族孩子已經把毛毯給交換了。
(50)「這樣!把他先殺死,不擔憂給溜掉!明早可嘗好吃的早餐了!」布農族主人說。他放了一百個心上床睡覺去了。
(51)孩子故意咳嗽,但主人睡如爛泥,並未醒來,「是我們逃走的好機會!」弟弟對哥哥說。把門輕輕地推開,家門打開來,兩個兄弟終於出了兇屋到外面來。
(52)「活該!活該!你的孩子死掉了!活該!你們的孩子死掉了!」外面大聲喊叫,但主人未見醒來,於是來到下面。
(53)有一匹馬,「喂!我們把你牽走,到皇帝住的地方,那邊好好喔!那邊有很多食物讓你吃!你在這裡,沒有足夠的食物讓你吃個飽!難怪你瘦成這個模樣!」
(54)「我們牽走你呀!」弟弟對馬說,弟弟解開所繫馬繩,「喂!有人偷竊!有人偷竊!」馬大聲喊叫了,之後。
(55)「你不要這樣嗎!我們不是偷竊,牽你走,為得是憐憫你,瘦成這個樣子!我們牽你走到皇宮中!」弟弟又說。但!一解開繩子,「有人偷竊!有人偷竊!」又大聲叫。
(56)這時布農族人聽到「偷竊人!偷竊人!」馬的叫聲驚醒,之後呢!布農族主人拿番刀出來。
(57)要捉住兩個孩子,布農族主人追過來了,孩子們沒有把馬牽走,急忙跑到山坡下面去了。原來布農族這種人,不太會走下坡山麓,走得很慢,如果是上坡,那就很敏捷,走得非常快。
(58)之後呢!孩子們向後看看布農族人是否趕上來?結果還是後頭啊!
(59)但孩子們走路並非像大人走得快啊!之後,他們找到大葉樹那裡,非常蔭蔽,孩子們到裡面,見到樹木的山洞,寬又大又深,孩子們鑽進洞裡爬上去,爬到樹幹末稍處,就是樹洞中間部分。
(60)他們在那裡安穩地躲著,外面情況看得很清楚,布農族人說,「嗯!孩子們怎麼在這裡失蹤?」
(61)「也許就在這棵樹洞中鑽進裡面去?」他把洞穴入口處看一看!「一定是在這裡面!也許?」布農族認為,他就在洞口處等待著孩子們下來,等了很久,不見孩子們爬下來啊!
(62)於是布農族人打起瞌睡來了。孩子們就趁著瞌睡時,從樹洞中爬下來,動一動布農族人的身子,並沒醒來,「走哇!他睡得像死樣!走哇!」弟弟對哥哥說。
(63)把哥哥的手牽他爬下來。之後呢!跨過布農族人的身子,連動也沒動靜,仍人睡著。
(64)他們走到山下,「喂…!打瞌睡者!打瞌睡者!」孩子們在下面大聲喊叫。「哎呀!糟了!我被他們矇騙了!」
(65)布農族人說,往下坡跑去,卻無法趕上去捉住孩子,轉個身子返回家去了。之後,孩子們走呀走的,來到皇帝住的宮殿,兩個孩子的小小年紀就在宮中當差了。
(66)做使喚的工作,當然對皇帝敘述了他們遭遇與經過,「我們是被父母遺棄的孩子!我們兄弟的想法呢!哪裡是我們的老家,又不知道如何走回家!」弟弟向皇帝說。
(67)「哈!可以在這裡住下來!」皇帝說,那個弟弟是在內部,皇帝教他書寫。
(68)他的哥哥呢!就在屋外打掃環境,丟棄垃圾,倒掉尿糞此類工作,打掃庭院,擦拭玻璃、鏡子等工作,在宮殿裡住了很久很久。
(69)「為何把我一個人留在外面做打掃庭院,做倒掉人尿糞呢?」哥哥在埋怨。「我的弟弟呢!在內部裡,在做什麼事呢?」哥哥懷疑留他一個人在外面工作。
(70)結果兩個兄弟互相吵架了!「你針對著我罵人,如果你只能為自己生命生存著想的話,乾脆把我打死算了!你也逃不了死亡!」弟弟說。
(71)之後,這個事情被皇帝聽見了,有關兄弟互相吵架的事,「這樣好了!到那邊牽馬過來!我們三人比賽騎馬!」皇帝說。兩個兄弟呢!
(72)煮沸了開水,當做比賽之用,兩個兄弟,不知道如何弄身體?也許塗了什麼的!「我們每一個人浸泡在沸水中!」
(73)賽馬之後,這樣說。之後,皇帝呢!要準備進入沸水中。「好極了!沸水冷冰冰嗎!」兩個孩子進入沸水之後這樣說。怎麼不見到沸水所冒出來的水蒸氣才怪!
(74)皇帝一浸泡入到沸水中,四肢一伸,皇帝崩逝了,那兩個孩子呢!慢慢地長成為青年了,皇帝有個公主。
(75)哇!講過頭了。從賽馬開始講起,兩個孩子你先我後的,把市區轉了一圈,這時皇帝出了一個告示,「青年男女們!都集合起來。」
(76)「其中誰長得最漂亮!青年都排列起來,舉行選美活動!」那時,皇帝還在,小姐們的眼光,都注視在弟弟身上。
(77)之後呢!小姐們對於哥哥不太喜歡。「這樣的話!現在呢!你們已經是青年了小姐了!你來做我的駙馬,把我的女兒嫁給你!」皇帝下給弟弟一個令。
(78)結果,哥哥起了怨恨之心,原本對弟弟的受皇帝寵愛埋怨,現在又是皇帝的駙馬,哥哥的運恨,更是惡化。
(79)兩個兄弟賽馬完畢之後,哥哥想,「我們兩個兄弟之間,就是皇帝在玩弄是非,所以弟弟對我不諒解,不然我來煮個沸水,讓皇帝浸泡在沸水中而崩逝,也許弟弟對我好些!」
(80)哥哥想來害死皇帝的詭計,這裡就接著剛才所說的話。皇帝不分皂白,浸泡沸水中,皇帝崩逝了。
(81)說來奇怪,皇帝崩逝之後,兩個兄弟的關係好起來了。那時長大,兩個都成家,分別成立一個家庭來生活著。有鑑於此,「哎呀!我們兄弟,如傳奇性的命運!」
(82)兩個兄弟懷念過去,「我們各立門戶,有了妻子,我們是否攜眷回部落遊玩怎樣?」弟弟對哥哥提議。
(83)「好哇!怎樣呢!我們可以回家呀!」於是他們兩個人,各人相伴妻子同行回鄉下了。不知過幾個年頭了,「已經過了幾年了!」說故事者,並未說明多少年,反正講故是啊!
(84)在小時候的印象已經模糊了,不知家在哪裡?「我們家不是在這裡嗎?」,「這是我們的嗎?」以為是這樣,也許!
(85)這時,在屋裡的父母親看見了!「呣!經過的好像是我們的孩子啊?他們的面貌不會改變的!就是他們兩個兄弟了!也帶著妻子啊!」說著。
(86)父母向前迎接,事情是這樣啊!結果,他們兩個孩子呢!「啊!我們是你們的孩子嗎?」兩個孩子對於老人家說。
(87)「是啊!是誰的孩子呢?」,「我們不是親生父母所撫養長大的,我們是在皇宮中,皇帝撫養我們長大的,於是配給了我們妻子的,結果,現在呢!」
(88)「『我們的孩子!』敢在我們面前說這話!你們以為我們長大,能夠做人處事,『我們的孩子!』門兒都沒有!」
(89)「我們是曾經被你們丟棄到深山的人,不是嗎?結果!現在呢!我們並沒有死,來到這個家來!當時要是被布農族人害死,哪裡有今天被你們看見活著回來?」
(90)「我們決不要為你們老人家盡孝心!要不然你們給予我們,對於我們有好處,有相等的代價,我們才能向你們任父母,盡孝心!」孩子們說。
(91)聽了這番話,父母親哭得死去活來!痛苦萬分,「對呀!你們說的沒錯!是父母闖下大錯!在那時,我們一無所有,用什麼給你們吃穿呢!」
(92)「你們去想想看!在那時所穿的衣服啊!小時候!我們已經後悔了!『哎呀!我們的孩子啊!』」
(93)「『是否已經死了呢?還是生存著?』這種念頭總離不開心中,常常思念著你們,每天每年都無法安眠到天亮,無時無刻惦記著你們!今天出現在我們面前。」
(94)「我們是何等地高興啊!『啊!我們的孩子回來了!』心裡有說不出高興與興奮!憂心你們回來看看老人家,我們都很健康!」
(95)「要是你們說,『我們自己的想法!』那就你們自己來決定!」說來這番話,也感動了兩個兄弟,他們各分別反哺老人家,各帶一個老人家回家供養了。
(96)兩個克勤克儉的工作,後來成了富翁,供養著老人家,一家子快快樂樂地生活著,故事講到此,結束。